澳門數年前掀起工廈活化潮,令工廈單位鹹魚翻生。不過自香港發生迷你倉奪命火慘劇後,濠江活化工廈亦響起警號,相關部門加強巡查,受消息影響,工廈市場出現大冧市,售價即跌三成,租金更暴跌逾半。
《東周刊》報道,隨著工業式微,澳門仍有運作的工業大廈僅約一百幢,空置率處於高水平。不少文創團體數年前睇中工廈單位面積大、租金平而率先進駐,其後有投資者見澳門運動設施不足,開始在工廈發展室內足球場、滑雪場等生意,變相活化成為集運動場及創意商店於一身的綜合大樓。
違規場所多 當局加強巡查
惟今年六月,香港發生牛頭角迷你倉四級大火,兩名消防員不幸殉職,引發各界關注工廈改變用途的問題,澳門當局亦即派員仔細檢視各工廈單位,有否違規情況及潛在危機。
民政總署表示如要開設兒童遊樂場等場所,必須位於商業用途單位,民居及工廈一律不可。
受整體經濟不景氣,以及近月被嚴查的消息影響,工廈單位出現大冧市。家富置業負責人蘇先生說,業主持續割價求售下,工廈單位售價按年下跌三成,並相信短期內還會進一步跌價。
工廈租務市場更慘淡,專營工廈單位租售逾二十年的榮德地產東主楊秉忠表示:「幾年前活化風潮掀起,工廈單位呎租一直高踞十二至十五元,部份投資者索性將大單位劏成十多間小舖,然後以文創中心名義分租,令呎租更加超過二十元。但自從經濟持續下滑,再加上當局雷厲執法,呎租隨即插水逾半至八元。」
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