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幣加入國基會(IMF)的特別提款權(SDR)貨幣籃子,將於10月1日生效。中銀香港(2388)發展規劃部總經理張朝陽認為,人幣「入籃」將提升人幣的貨幣地位,隨全球央行對人幣的資產配置需求增加,有望於2025年時,人幣在儲備貨幣、支付及外匯交易上晉升至全球第3位,僅次美元和歐羅。
張朝陽稱,人幣的短期匯率波動不影響國際化發展,料人幣匯價今年底可守住6.6至6.7水平。人幣匯價自去年起雙向波動,今年初離岸市場更出現大量沽空的情況。
張朝陽形容,「離岸人幣大幅波動只是噪音,對人幣發展無影響」。他解釋,目前中國的經濟基本面穩定、對外貿易維持順差,所以人幣不存在長期貶值基礎,促使人幣匯率回穩。他相信,年底前,人民幣穩定在6.6至6.7水平,長遠而言,人幣雙向波動是大勢所趨。
恢復投資者信心
張朝陽指出,隨著人幣加入SDR,境外央行及其他機構投資者增持人民幣資產加快,將令投資者恢復對人民幣的信心。他表示,人幣加入SDR代表全球188家央行共同為人民幣國際化「背書」,宣告人幣取得等同於美元、歐羅、英鎊和日圓的國際貨幣地位。
他認為全球央行對人幣需求日益增加,預料未來3至4年內,全球央行的人幣外匯儲備將逐步提升,由現時已披露的約1300億美元,增至3500至4000億美元,從而超過英鎊、日圓;料在2025年,將由現時佔全球外匯儲備約1.9%,增加至約10%,即6800億美元,縮小與美元、歐羅外匯儲備的差距。
對於人幣加入SDR對本港的機遇,張朝陽認為,有利本港銀行加大對各國央行、國際多邊組織等大型機構的營銷,提供帳戶服務、交易服務、現金管理、資產管理及託管服務等多種金融服務,令香港成為境外人民幣投資者最集中的地區,僅以中銀香港為例,已建立業務聯繫的外國央行客戶已佔全球央行總數約三分之一。他又指,雖然本港點心債發行目前處於低谷,主要是受利率因素影響,隨著人民幣趨於穩定,發行價格不斷下降,點心債復甦可以預期。
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