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uantcast
Channel: 頭條日報 Headline Daily - 頭條網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3087

長和九倉世紀合作碼頭結盟保競爭力 (港聞) 2019/01/18

$
0
0
  上周二,長和及九倉旗下兩大碼頭公司和記港口及現代貨箱碼頭,聯同中遠海運宣佈組成「香港海港聯盟」,共同營運葵青八個碼頭共二十三個泊位。   隨着內地搶生意,葵青大量貨櫃業務逐漸流失。中遠海運上周二晚突然宣佈,與長和及九倉旗下兩大碼頭公司和記港口及現代貨箱碼頭組成「香港海港聯盟」。長和創辦人李嘉誠四十年前曾跟已故船王包玉剛聯手,後者最終吞併了怡和的九倉。雙方今次的「世紀合作」,外界都頗感驚訝。兩大家族的「恩怨」,要追溯至七十年代。   據新一期《東周刊》報道,六十年代香港曾是航運王國,出過不少世界級船王,當中以包玉剛眼光最為精準。包玉剛看中九倉前,李嘉誠已在市場密密吸納,後來超人決定玉成包氏入主。和黃最終亦落入超人手上。 多年商場上對手   六十年代的九倉,仍是本港港口霸主。包玉剛七十年代尾入主九倉後開始強攻地產。翌年他更邀請李嘉誠的長實和「死對頭」怡和旗下置地合組地產公司,發展尖沙咀新港中心物業。八十年代,李嘉誠看好前景大舉投資香港貨櫃碼頭,揭開和記港口與九倉現代貨箱長期「打仗」的序幕。   隨着業績持續下滑,和記港口信託股價早已「深潛」,一定程度反映香港碼頭業已漸漸失去競爭力。長和決定與九倉及中遠海運「結盟」,共同營運葵青一號、二號、四號至九號八個碼頭合共二十三個泊位,藉此提升區內競爭力。   現時和記港口在葵青坐擁十二個泊位,九倉的現代貨箱碼頭擁有七個泊位。而中遠海運與和記港口合組的公司,另共同擁有四個泊位。至於由澳洲公司Goodman及杜拜港持有的三號碼頭,今次則未有「埋堆」。   港珠澳大橋通車後,葵青貨櫃碼頭重要性日漸下降。據業內人士分析,葵青貨櫃碼頭面積約三百七十九公頃,當中碼頭範圍外約一百公頃的港口後勤用地以短期租約出租,政府收回只需按租約所訂期限通知營運商,毋須賠償。但餘下約二百七十九公頃則為私人土地,政府收回前須與土地業權人士先達成共識。   對於在葵青碼頭起樓,長和主席李澤鉅已表明建議未嘗不可行。至於九倉和母公司會德豐主席吳宗權,以及中遠海運則一直未有公開表態。 收回建屋可容納數十萬人   葵青碼頭最大優勢是位處下葵涌、青衣及昂船洲一帶沿岸,毗鄰市區和港鐵站,改作住宅交通問題較容易處理。假如發展住宅,粗略估計可容納數十萬人居住,猶如一個沙田。若政府容許提高地積比率,將可建更多單位。以興建太古城的地積比計,規模最少等如十個八個太古城。   事實上,香港早已將不少原本的工業或貨倉地皮發展住宅。例如原是太古船塢的太古城、美孚新邨、黃埔花園、城市花園、海怡半島、麗港城等。   曾淵滄說,港珠澳大橋的發展藍圖,是在人工島興建一條隧道直接到屯門。「長和同九倉聯盟,最多可以減慢下跌嘅速度。個碼頭遲早都要拆,睇吓拖到幾時。至於葵青塊地,我估佢哋最想都係用嚟起樓。」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3087

Trending Articles



<script src="https://jsc.adskeeper.com/r/s/rssing.com.1596347.js" async> </script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