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早十時半,香港護士協會號召前線醫護到政府總部集會,反映前線苦況。事有湊巧,醫院管理局昨突宣佈,由本月二十八日起,一次過上調特別酬金計劃的津貼金額百分之十,為期十二周。香港護士協會主席李國麟指政府只是舊調重彈,批評醫院管理層最終只會自設關卡,令津貼難以惠及前線醫護。他指:「次次嘈完,政府就會做一點,但政策又落不到地,到最後又是前線醫護被指責。」
醫管局總行政經理(聯網運作)張子峯醫生表示,各公立醫院已加開超過千七張病牀應付需要,預計農曆新年假期後情況更加嚴峻,醫管局已積極聘用兼職和臨時工,紓緩前線壓力,亦希望透過上調特別酬金鼓勵前線員工。
調整特別酬金計劃的津貼金額為期十二周,由本月二十八日起,一次過上調特別酬金計劃的津貼金額百分之十,涵蓋不同職系人員,包括醫生、護士、專職醫療人員、文職人員及支援人員。醫管局會持續監察使用情況,以確定是否需要延續安排。
香港護士協會主席兼立法會衞生服務界議員李國麟接受本報訪問指,特別酬金計劃(Special Honorarium Scheme)並非新事物,當年由香港護士會努力爭取。「問題不在那百分之十,而是如何推行。舉例說同事捱義氣捱多更,但管理層設行政關卡,更改病房病牀基數令申請者不符合資格,或要求頂更者減鐘數,最後無法申領。前線管理層『閘住』,是因為擔心被指濫用,節省一點又可以免卻被批評,所以這政策,等同用行政管理方法叫人唔好做。」
李國麟稱醫管局應增加人手,如兼職醫護或文員,但據其了解,醫院新聘之文員,根本不足百分之二十,資深醫護亦留不住,令前線壓力百上加斤:「次次嘈完,政府就會做一點工夫,但政策又落不到地,到最後又是前線醫護被指責。」
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郭家麒歡迎安排,但認為措施應該恒常化,直至醫管局聘請足夠醫護人手。他又指醫護人員要到其他科的病房工作才獲特別酬金,對長期陷於「戰線」的內科和老人科的醫護人員不公平。
↧